&esp;&esp;“清大嫂嫂过来所谓何事?”窈娘道。
&esp;&esp;清大奶奶笑道:“我是有好事才上门啊,我认得一个提调官的夫人,她最近买了不少交引,赚了不少银钱,我就想着有好事不如大家一起做。”
&esp;&esp;窈娘则道:“我倒是想,可现下你也是知晓的,刚闹了春荒,庄子上没送多少银钱来,偏偏我们人情往来实在是太多太多了,这等事儿还是等我手头有了闲钱再找你吧。”
&esp;&esp;也别说窈娘保守,那交引所门前每日坐着哭的人可不少,若非沈临风那种精于计算的人,寻常人如窈娘不敢沾染交引。
&esp;&esp;清大奶奶却是在那一巴掌之后,开始疯狂扒拉自己的钱袋子,等她离开之后,青黛过来道:“您是不知道,三房的月例迟迟不发,甚至每个月都迟那么几日,这次迟了十日才发。”
&esp;&esp;要说嫁妆,哪家大户奶奶没有自己的私房,可谁会拿自己的私房填补整个家里。延迟发月例,这些钱肯定是被挪走了,很有可能放印子钱,据窈娘私下知晓京中不少人家放印子钱,包括当年的文首辅家中都是如此。
&esp;&esp;“如今她和清大爷的关系如何?”窈娘问道。
&esp;&esp;下人们的消息往往比主子们还灵通的,尤其青黛被许给了大管事的儿子,大管事又是家生子儿,大管事的弟弟在三房做大管事,彼此消息都是互通的。
&esp;&esp;青黛道:“清大爷也不怎么去大奶奶房里了,但清大奶奶和江二奶奶都和二房的彦二奶奶走的近,她们彼此结交了不少人,互通有无,清大爷还是很看重清大奶奶的。”
&esp;&esp;“果然,天下只有利才会让人趋之若鹜。只不过清大嫂嫂作为正房,自然是可以出外交际,有别的路子,但楚姨娘大抵除了生有子嗣,想做别的就很难了。”窈娘放下梳子,明白其中的事情。
&esp;&esp;正说着,听到有童声喊“娘”,窈娘瞬间回头,喜笑颜开的上前抱起了若芙。
&esp;&esp;这孩子快一岁了,能扶着椅子站,也能走几步路,还会简单的说一些话。她会时常在窈娘寂寥之时,带来欢声笑语,有时候也会惹她生气,气的她火冒三丈。
&esp;&esp;窈娘总觉得她好像没那么爱孩子,至少她没有解氏那么爱孩子,听闻小时候她喜欢抓人,解氏就让她抓,脸都被她抓伤,还是笑嘻嘻的抱着她。可是她对若芙,却似乎没有那么无条件的宠爱,她喜欢女儿,但并不愿意纵容,她似乎过分以自我感受为先。
&esp;&esp;扪心自问,如果是她私下给莹娘二百两,不跟沈临风说,沈临风可能也不会生气,但沈临风若是背着她做什么事情,她就会怒不可遏,这样是不是不太好?
&esp;&esp;“娘。”怀里的若芙还喊着她,窈娘摸了摸女儿的头:“小宝宝,等会儿陪娘睡一会儿,好不好?”
&esp;&esp;若芙咯咯咯又笑:“娘亲,我想吃苹果泥。”
&esp;&esp;“嗯,我给你弄。”窈娘让人削了苹果,她用勺子挖出来按压成泥,再喂给女儿吃。
&esp;&esp;小孩子吃了,又闹着要出去玩儿,窈娘又抱着她出去乘船玩儿,结果吹了风,晚上就发烧。窈娘自然赶紧拿了沈临风的帖子请大夫过来,偏偏沈临风自从升官之后,事情也多了起来。
&esp;&esp;有时候是真应酬,有时候是他自己也要出去放松,吃酒听戏还有骑马蹴鞠。
&esp;&esp;这些都是窈娘不喜欢的,她并不爱喝酒,对听戏也是兴致缺缺,骑马蹴鞠也不爱,故而常常沈临风出去,她就在家,唯一喜欢的便是在家中乘船吹吹风。
&esp;&esp;“大奶奶,要不要喊大爷回来?”顾妈妈连忙道。
&esp;&esp;窈娘则道:“他又不是大夫,要他回来做什么,直接请大夫医治就好。说起来也是我不好,看孩子一直憋着,又不能出去,天气又好便带她吹吹风,没想到孩子却发烧了。”
&esp;&esp;说到最后,她也有些自责。
&esp;&esp;顾妈妈则劝道:“大奶奶,小孩子就是很容易生病的,莫说是芙姐儿,就是您小时候也是如此。”
&esp;&esp;“我要守着她。”平日窈娘对女儿百般呵护,芙姐儿也就长牙齿的时候不舒服了些时日,没想到今日母女俩出去玩了玩就烧起来了。
&esp;&esp;大夫过来说只是吹了风,吃几幅药就好了,偏这个时候沈邦彦听说了,特地过来探望。窈娘没想到这个时候居然沈邦彦过来了,他饱含关心道:“嫂嫂如何不把大哥喊回来?”
&esp;&esp;窈娘笑道:“小儿之病,就怕坏了大爷的事情,倒是我的不是了。”
&esp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