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少年不过十三四岁的光景,就连身板都还未长开,却被李汯这样一个稚子孩童称作“四叔”,这画面放在旁人的眼底,倒也显得略有些怪异。
茹宁看了一眼那少年的表情,见他面色平静,只垂下眼睛,道:“汯儿,你迟到了。”
李汯好似这才想起自己是来干嘛的,贴在茹宁的腿边,迎着李燕皎的目光,脸上的兴奋也跟着淡了不少。
他小声嘟囔道:“因为天儿太热了嘛……”
茹宁知他是不愿被斥责,一边说,一边把半张小脸藏到了自己的腿后。茹宁摸不准眼前的少年是何脾性,便自觉搂住李汯的肩膀,叫他靠得安稳些。
李燕皎见状,便将目光移至茹宁的身上,看了他一眼。
他问:“你是府里新来的下人?”
茹宁恭敬地行了一礼,答道:“回殿下的话,是的。”
李燕皎便道:“你既是贴身伺候的仆从,下回应叫汯儿早些过来。”
他续说:“我见钟将军今日独自一人在校场,虽说没办过什么正式的拜师礼,但总归不能失了礼数。”
茹宁闻言,将身子埋得更低了:“喏。”
他暗想这少年年纪不大,说话却颇为保守,一股老学究的做派。
李汯在暗地里瘪了瘪嘴巴。钟赴原是站在一旁卷手上的马鞭,闻言,却朗声笑了两下,摆手道:“我就是个粗人,倒不必在我面前过于讲究那些个礼节。”
他对李燕皎说:“人也到了,你不是还得去拿东西么?先去忙你的吧。”
钟赴平日为人倒也和善,但一操练起士兵来,整个人的气势都变得不大一样了。
李汯身娇体弱的,被偌大的祎王府捧在手心供养着长大,哪见过这阵仗。他只要一上校场,必定会被钟赴挥着马鞭训斥这也做得不是,那也做得不对。
他个子矮小,眼看钟赴在一旁指指点点,扬鞭挥起的尘土都能没过他的脸颊,生怕钟赴这大老粗一个不小心,就把那玩意儿甩到自己身上。
刚开始练的那几天,只要钟赴一靠近李汯的身旁挥鞭子,他就会被吓得跟着哆嗦一下,连马步都蹲得歪歪扭扭,把钟赴气得好一顿呛。
如此训练十余日后,才初步有了成效。
茹宁不好打扰这对师徒,在李汯“受苦”的这段期间,便一直站在不远处等候。
中途有下人搬来刚冰镇过的绿豆汤,小桌小椅摆在树荫下,钟赴难得仁心大发,大手一挥,就叫李汯休息去了。
他还不忘喊一边的茹宁:“阿宁,来吃甜水!”
李汯如临大赦,刚在桌边坐下,就端起上边的一碗绿豆汤,渴极地狼饮了起来。
茹宁从衣襟边上的口袋里掏出一块帕子,替他擦了擦嘴角:“慢点喝。”
那块帕子看上去用了有些时日了,被浆洗得微微泛白,带着一股好闻的香味。
李汯顺势软绵绵地趴在了茹宁的膝盖上:“阿茹,我热。”
钟赴见状,轻哼了一声,奚落他道:“出息。”
茹宁不言语,替他松开了些颈边的衣衫。
钟赴喝了一口手中的绿豆汤:“今个儿天热,就练到这里吧,你回去好好休息,咱们改天再练。”
“真的?”李汯闻言,翻转了个身,眨巴着一双乌黑的眼睛,一脸希冀地望向钟赴,甜甜地笑了一下,“谢谢师父。”
钟赴道:“不必谢我,改日还是得补回来。”
李汯当下可不管往后不往后的事,一听说能休息,面色立马好转了起来,也不像方才那般皱着脸,摆出一副苦哈哈的扮相。
钟赴依靠在一旁的大树上,与茹宁说起了军营里的趣事。
钟赴出身贫困,年青时血气方刚,因打了乡里富绅的儿子,被罚去城外放哨劳役。后来北疆匈奴来犯,他就参了军,因情格爽朗大度,结识了不少同行友朋。
战事结束之后,他便回京挂了个闲职,专门操练那些刚入营的新兵蛋子。茹宁未曾听过那样的趣事,寻得空闲,便任李汯躺在自己的膝上,两人一边歇息纳凉,一边有搭没搭地聊着天。
一壶绿豆汤很快就见底了。
钟赴抹了一把嘴巴,笑道:“今儿就到这里吧,阿宁,你早些把这小崽子带回去,身娇体软的,免得中暑了。”
茹宁垂眼看了下膝盖上的李汯。他对两人的谈话没什么兴趣,躺着躺着就打起了瞌睡,脸蛋在光驳的婆娑树影下,微微泛着粉色。
茹宁轻声道:“辛苦你了,钟将军。”
钟赴看李汯睡着了,也不说话,只摆了两下手,将瓷碗叠放在一处,就走了。
前往卧房的走廊上,李汯趴在茹宁的怀中,突然极小声地哼了一下。
茹宁轻抚了一下他的后背,李汯睁开眼睛,迷茫地看了看四周的光景:“……师父呢?”
茹宁道:“钟将军已经回去了。”
李汯打了个哈欠:“好困……”
他把脑袋埋到茹宁的